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时间:2007-07-13

发文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

文  号:汕府〔2007〕93号

发布日期:2007-7-13

执行日期:2007-7-13

生效日期:1900-1-1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头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头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汕头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汕头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法制社会、和谐汕头、实现富裕安康的奋斗目标相适应,依据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和省政府批转的《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结合《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纲要》,制定本发展纲要。

  一、“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

  《汕头市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指导下,经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民心工程”济困助残项目,残疾人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康复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坚持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建立了“市绿园精神康复农疗站”,为我市部分精神康复者恢复功能、回归社会提供了一个集心理疏导、职业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训练等综合性康复服务措施为一体的康复平台。加大康复经费投入,全市共投入康复经费1379万元,其中省下拨413万元,市财政投入470万元,各区县多渠道筹措经费496万元。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462例,低视力患者配助视器256名,聋儿语训204名,安装普及型假肢小腿109例、大腿25例,装配矫形器149件,提供残疾人用品用具128个品种,供应件数达16077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使1043名肢体残疾人、239名脑瘫儿童、615名弱智儿童得到康复训练。

  (二)特殊教育有新突破。坚持把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畴,形成了以普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积极筹建一所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体育训练和特殊艺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教学校,实现新突破。全市有特教学校2所,普校附设特教班14个,“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2.5%.同时,有41名残疾考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共发放入学资助金6.1万元。积极推荐6名贫困残疾学生到惠州技工学校就读。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强制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坚持扶持与依托相结合原则,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坚持定向培训与定点安置相结合原则,坚持就业与救助相结合原则,积极开展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指导等,多渠道、多形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探索并推广民营企业“定向培训、定点就业、集中管理”的残疾人集中就业新模式,有效转移安置农村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84%,共收取就业保障金669万元。

  (四)残疾人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残疾人扶贫工作普遍纳入各级政府脱贫奔康计划,将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全市共有9526户15172人纳入低保,对纳入低保制度的重度残疾人实施困难补助金制度。积极配合市“安居工程”,筹措资金160万元,使 105户贫困残疾人住上新房。实施康复扶贫,为131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和6000名精神病患者减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和提供免费康复治疗。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实事,为残疾人解决康复、教育、培训、就业、住房、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办好。

  (五)宣文工作特色突出。利用新闻单位对重大节日和活动集中宣传。利用市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的作用建立健全三级宣传网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助残扶残氛围,残疾人文体生活日趋活跃,体育竞技水平有所提高。输送优秀聋哑女孩庄文洁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建立了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和永桂宝石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全国首创了残疾人“培训—就业—文体”工作为一体的新模式。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国家、世界残运会,共获得78枚金牌、33枚银牌和25枚铜牌,其中吴茂顺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67.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勇夺银牌,成为我市第一个在残奥会上获得奖牌的残疾人运动员,为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增添光彩。广大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涌现了不少自强模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建立了残疾人信息网站。新闻媒体更加关注残疾人事业。蓝天义工普遍开展助残志愿者活动。汕头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六)残疾人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残联机构健全,区(县)残联按“四位一体”原则组建,街道(镇)残联按残联办、残疾人服务社、助残志愿者联络站“三位一体”模式组建,稳步推进社区残疾人协会的组建工作,积极创造条件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代表性明显增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普遍提高,专门协会工作日益活跃。

  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各项业务发展不平衡,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使残疾人跟上全市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总目标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明显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通过实施重点工程,使2.5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推行0-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义务康复工作;构建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

  ——加大扶贫力度,扶持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努力改善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社会福利进一步提高。

  ——全面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保障残疾学生接受高级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权利。

  ——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扩大,全市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发掘培养更多的残疾人艺术、体育人才,残疾人文体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生活参与面不断扩大。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及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

  ——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兼顾特点,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二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将残疾人工作融入公共服务范围,形成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要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

  四要贯彻“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以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和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为重点,多为残疾人办实事。

  五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率先使残疾人走上小康生活之路;其他区县要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六要完善维护残疾人权益的 关于无障碍建设的规定和无障碍设计规范,根据国家制定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行业标准,加快行业无障碍建设,对城市道路、建筑物制定计划,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无障碍宣传,开展全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8、积极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采取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或替代技术,为残疾人无障碍地接受和传播信息、交流、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八)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是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十一五”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是:

  任务指标

  ——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

  ——构建覆盖全市残联系统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整合残疾人事业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整合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建立全市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残联系统网站指标体系,加强网站建设与服务。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管理。

  ——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主要措施

  1、以市级残联信息化专业机构为骨干,以区县残联为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残联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

  2、连接残联系统现有办公局域网,建立全市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广域网,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的网上传输。

  3、以现有业务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数据整合,根据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残联系统业务数据管理系统,并逐步加以完善。

  4、建立市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开发利用残联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和业务工作提供服务。

  5、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建设,市残联要全面完成残联公众信息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设残联公众信息网。扩大信息内容,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加大宣传力度。

  6、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推广统计数据电子化,提高统计业务数据的应用服务。

  7、推广和实效评估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的应用,建立信息无障碍交流平台。

  8、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

  9、成立市残联信息中心,作为全市残联系统的信息集散中枢和网络中枢,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九)残疾人组织建设

  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培养、造就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改善残疾人状况的组织保证。“十一五”期间,以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为重点,残疾人组织建设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是:

  任务指标

  ——以健全和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为重点,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履行职能,增强服务能力。

  ——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大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的力度,密切与残疾人血肉联系。

  ——进一步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团结、教育残疾人,激励自强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加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主要措施

  1、组织建设要继续按照“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务院残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中国残联制定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基本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区县 、镇(街道)残联,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和村残疾人协会,到”十一五“末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普遍达到基本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为基层和更广大的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组织部有关干部管理的规定,协助区县组织部门做好干部“双管”工作,建设“为公、勤政、团结、廉洁”的残联领导班子。

  3、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2002]组通字38号文件精神,加大残联残疾人领导干部和残疾人干部配备工作力度,增强残联代表性;积极选拔各类别的优秀残疾人干部,加强培养,大胆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

  4、进一步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健全专门协会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开展适合各类别残疾人特点的各项活动,推进残疾人素质教育,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需求,贴近残疾人实际,更好地发挥专门协会“代表、服务、维权”的职能。

  5、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和“十一五”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定“十一五”全市残联系统干部培训规划,加强残联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逐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6、普遍开展志愿者助残,充分发挥义工组织的协调、指导作用,深入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

  7、认真做好新一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工作,完成全市残疾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8、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

  9、进一步规范表彰工作,继续开展各类表彰,激励自强与助残精神。

  10、各级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要关心残联干部,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促进其他部门与残联之间的干部交流,保持活力。

  (十)事业经费保障

  为确保“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级政府应将残疾人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残疾人事业是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是人权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加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汕头的本质要求,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采取强有力措施完成本纲要规定的任务。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