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 号:陕政发〔2006〕48号
发布日期:2006-10-26
执行日期:2006-10-26
生效日期:1900-1-1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为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一、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残疾人事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全省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重点,以解决残疾人基本温饱问题为工作主线,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各项任务,使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
——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十分关心残疾人生活,坚持数年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社会各界竭力支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为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新闻媒体积极报道宣传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日益深入人心,人道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
——残疾人康复工作明显加强。陕西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建成使用,陕西省博爱医院经过改扩建现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全的残疾人医疗康复研究机构。残疾人社会化康复训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和训练有效开展,重点康复项目顺利实施,25万残疾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康复,65万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残疾人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积极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55.9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了扶持;437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得到了改造,5262名残疾人直接受益。发放国家康复扶贫贷款2.3亿,扶持基地和实体96个,帮助和带动5.7万多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
——特殊教育成效显著。全省建成特殊教育学校56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144个、特殊教育学院2所。3.23万名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或随班就读;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78.5%提高到80%以上;2400多名残疾少年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480名残疾青少年被高等院校录取。
——残疾人就业面不断扩大。全省各级残联均成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培训就业残疾人12万人次,推荐残疾人就业1.3万人;盲人按摩健康发展,指导网络初步形成;《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全面落实,18.24万城镇残疾人就业,77.35万农村残疾人从业。
——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全省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107个县(市、区),以及90%以上的乡镇(街道)都制订或修订完善了扶助残疾人的有关规定。各级人大、政协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的检查落实力度,先后督办、视察200多次。成立了“陕西省残疾人 更加完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效开展,使残疾人得到更多的特别扶助;无障碍建设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更加健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更加人道、廉洁,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更加充分。
“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指导原则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