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中央社会综治委、 公安部、 民政部、 农业部
文 号:公发[1994]18号
发布日期:1994-11-21
执行日期:1994-11-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农(经)委、农业厅(局):
现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治保会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农村治保会工作的意见
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乃至全国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治保会作为维护农村治安的一支重要群众力量,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宣传组织群众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协助调解处理民事纠纷及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农村治保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治保会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现有治保人员量少质弱,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治保经费得不到保障,治保人员补贴难以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农村治保会的工作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一些地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对治保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能认真加以解决等。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农村治安工作的基础,是当前部分农村地区治安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保会是我国 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等项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和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敌社情动态和有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民间纠纷和闹事苗头,并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监督、考察;协助公安机关保护案件现场,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对现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控制或扭送公安机关;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群众对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四、多渠道解决治保经费来源
要想方设法切实解决治保经费,特别是治保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首先地方财政应给予最基本的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逐步增加治保经费的投入,改变长期以来治保经费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可广开门路,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多渠道解决治保人员的经济报酬和治保会的活动经费。在基本报酬方面,除政府拨款外,治保人员的报酬可来源于村民承担的“村提留”中的“管理费”;也可以采取减免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办法解决;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地方,乡财政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照顾。在增收渠道方面,可把治保主任安排在村办企业中任职,也可参与暂住人口管理站工作,在不影响治保工作开展的前提下,还可以创办与治保工作相关的小型服务网点,各级地方政府和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给予积极扶持。在治保会的活动经费方面,包括治保培训费、会议费、非脱产的治保人员参加会议和培训所需的交通、误工补贴、伙食补助、住宿、公杂费,以及慰问治保人员的费用,应根据公安部、财政部关于《公安业务费开支范围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发〔1991〕12号),在所列预算中予以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和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