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公务员真的出现“离职潮”了?

时间:2015-04-15
精锐律师网打造中国最专业法律咨询网!

值得信赖的法律咨询平台网。微信号:zlqyzx

“公务员出现辞职潮”的新闻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这一次相信的人似乎比较多。一方面是“持续从严治官”的背景,让人们相信公务员队伍不稳定了;另一方面似乎有数据支撑,一家调查机构的数据表明,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

 

从逻辑上来说,单纯看数据,上述人群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并不能说明什么,起码还要知道这一时期其他行业的跳槽人数是否有同样的上涨,才能判断是社会整体跳槽增多,还单单只是公务员群体有此现象。

严管和反腐使政治生态正发生变化,会有一些公务员辞职,但是不是出现了明显的、大规模、突变性的“辞职潮”?这需要严谨的判断,不能张口就是“某某潮”,须防范那种看到“某某潮”就跟着一起渲染的新闻。

相关报道是这么描述的:进入2月这一传统求职季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通过一家求职网站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即使这个数据是真的,也不能说明多少问题,记得河南有家媒体做过这样的统计,记者调查发现,该省受访的公务员中想过辞职的公务员近六成,但最终没有一人辞职。

虽然这个调查忽略了那些辞职者,但还是说明“想辞职”与“辞职”之间有巨大的距离,即使偷偷“向求职网站提交了简历”,离实际上的辞职也还很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想往高处走是人的本能,但是否只停留于“想法”,现实中到底多少人跳槽了,需要对某个部门一段时间进进出出的人进行统计,不能仅根据求职机构一个“意向性”数据就说出现“辞职潮”,不能排除是这家机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宣传。

尤其对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会不会轻易丢掉这个饭碗?媒体能举出一个公务员辞职的个案,但这只是个案统计。我也能举出“不想辞职”的个案——一个公务员朋友,他的工作生活也受到了“八项规定”的影响,日子没以前过得滋润了,没人送烟酒和购物卡了,隐性福利少了很多。他也想过辞职,也向几家求职网站投了简历,也被一家企业看中了,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辞职,他不敢下海折腾,舍不得放弃既有的积累,而且孩子快上学了,一辞职就没法上机关的幼儿园了。公务员身份的“含金量”虽然少了,但相比其他身份还有不少的优势。现在房价这么高,出去工作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待在机关还有各种获得优惠住房的机会。

还有必要考虑一种现实约束,如果出现断崖式的辞职潮,这是当下的劳动力市场无法承受的。假设真地出现辞职潮,这些人辞职后到哪里去呢?那么多公务员干什么去呢?工作这么难找,哪里有那么多岗位接收这个突然出现的“辞职潮”?公务员不好干了,其他工作就好干了?低端就业市场倒是一直处于“民工荒”状态,但在机关待久了的公务员会不会“屈尊”找那种工作?

以前公务员下海在就业市场上很吃香,很多企业喜欢招这种辞职的公务员,因为他们在机关积累了很多人脉,到了企业之后可以帮企业打通关系,借助人脉替企业铺路。但随着从严治官和反腐力度的加大,官商勾结的路径也被压缩了,“公务员经历”很难成为就业时的正资产,甚至被一些企业认为是“负资产”:在机关待久了,会形成很多机关病,市场竞争力没有那么高。

到底辞职是个案还是普遍?是公务员人心不稳了还是一种群体“撒娇”和媒体想象?需要翔实靠谱的数据分析,而不是听风就是雨地想出一个个“潮”。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曹 林)

 

 


风险伴随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

点击最上面的“精锐律师网”关注我们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律师现注册精律网用户,赠律师个人网站一套活动火爆开展,更有解答当事人法律问题,赠送推广位活动,请各位律师踊跃参加。注册地址http://www.jrlsw.com (可点击原文链接或长按页面将网址复制下来访问)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