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医疗纠纷主因在医院

时间:2015-05-06
党小学

 

  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分别为53件、52件和60件,均为二审民事案件,其中因侵权引起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分别为48件、46件和59件,其余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4月29日,该院办案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案件审理情况看,产生医疗纠纷的主因在医院诊疗行为不当,但也有患者缺乏认识的问题。 

  案件审理周期长 

  法官介绍,因侵权引起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均为患方起诉,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行为存在过错,要求医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类案件专业性强,证据复杂。”法官说。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医疗专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医疗服务内容更趋丰富,使得医疗纠纷案件涉及的医学类型日益复杂、专业性更强。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包括手术、药剂、护理行为、输血、医疗机构内感染等。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类型的案件,证据资料庞杂,案件审理难度大。 

  法官说,“案件审理对鉴定结论依赖性强、周期较长。”医学是一门极其专业的学科,法官大多不具有专门、系统的医学知识,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要求法官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作出法律判断。因此在审理侵权类医疗纠纷案件时,法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有的案件甚至经过数次鉴定,客观上导致案件审理周期较长。近三年,该院审理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经过鉴定的分别为33件、29件和46件,占这类案件总数的68.8%、63%和78%。 

  袁某系持美国绿卡的中国公民,回国探亲期间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体检时发现盆腔肿物,遂住院治疗。后经多次治疗,效果欠佳。2011年,袁某以医院过错导致其肠破裂为由起诉,法院认为医院诊疗行为存在过失,判令赔偿130万元。2014年1月,袁某就后续费用再次起诉,一审判决赔偿14万余元。患者不服,提起上诉。“患者每次发生新的医疗费用都需重新起诉,每次都需从美国飞到中国,诉讼成本太高;医院也会牵扯很大精力。”法官认为,只有一次性彻底解决纠纷才能案结事了。经过多轮调解,医院一次性赔偿袁某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460万元。 

  实践中,医患双方矛盾尖锐,调撤率低。医疗类案件往往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的甚至出现伤残或死亡后果,患者及家属往往情绪激动。诉至法院的医疗案件,双方往往已经历了多轮冲突、多次协调未果,医患双方相互不理解、不信任的对立态度使得案件难以调和。

  纠纷主因在医院 

  2011年1月,杨某在某三甲医院住院顺产一名男婴,后因男婴状况欠佳处于昏迷状态,家属被迫同意放弃治疗。根据鉴定,医院对产妇麻醉后未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引产中医院又延长产程,婴儿出现不良反应后医院未能及时处理,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一审法院认定医院对患儿死亡承担60%的侵权责任,判决赔偿婴儿父母死亡赔偿金等54万余元。医院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法官认为主要是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瑕疵。 

  法官还指出,部分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书写病历,存在漏记、补记、未按规定修改病历、拒绝向患者提供病历资料等问题;部分医务人员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存在告知内容过于简单、格式化,无法有针对性地就个案病例告知具体的医疗风险;部分医疗机构在手术过程中变更手术方案未再告知;部分医疗机构告知文书中存在单方手写添加内容等问题。 

  针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该院去年向辖区卫计委部门发出4份司法建议。 

  “医患双方沟通不足容易激化矛盾。”法官说。实践中确实存在某些医务人员态度恶劣的情况,容易产生或激化矛盾。从北京的医疗环境来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方扎堆到三甲医疗机构就诊,一方面患方对医疗机构抱有极高期望,另一方面三甲医疗机构就诊患者数量庞大,客观上医疗机构难以保证与每一例病患都有充分有效的沟通。 

  患者维权须理性 

  法官介绍,部分患者对于医疗行为的风险性、局限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产生矛盾。医疗行为具有高风险性与相对不确定性等特点,医学尚存在许多未知领域,有些药物和医疗技术即使正常使用,并在严密医学观察下,也可能出现不可抗拒的医疗意外。部分患方缺乏对医学的正确理解,不了解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导致医患双方对医疗手段及其后果认识不一。 

  2010年11月,陆某因咳嗽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后转院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8月,家属将三甲医院起诉至法院,认为医院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经法院再三释明,家属表示不申请进行司法鉴定。一审以举证不能为由,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家属上诉后,仍然拒绝鉴定,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患方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理性解决纠纷。”法官提醒说,少数患者试图通过过激行为甚至极端方式获得更多赔偿,这无助于纠纷的解决,还会激化对立情绪,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