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考生家长的良苦用心,有人便打着有办法帮考生到名校就读的幌子设下陷阱,专打考生家长们的主意。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凌育伟、李伟,给考生家长们敲响了警钟。
儿子高考失利,忙向“能人”求助
2013年,嘉兴市钱女士的儿子参加了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成绩公布后,钱女士开始到处托人想办法,希望让儿子读个好点的学校。但凭她儿子的高考成绩,要想上个“二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一本名校”了。
后来,经多方打听,有人介绍钱女士去找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专门做“教育中介”的凌育伟,说他有办法让孩子读重点大学。
为了儿子,钱女士找到“能人”凌育伟。凌育伟当即表示,可以安排钱女士的孩子到武汉大学读书,而且可以拿到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士学位,但是要交15万元费用。眼见有这么个读名校的好机会,钱女士当然不肯错过,很快就付给了凌育伟15万元。
之后,钱女士的儿子真到武汉大学上课去了。不过,儿子向钱女士反映,上课上得特别少,而且儿子还打听到,他就读的其实是网络学院。因为相信凌育伟的承诺,钱女士对儿子的话并不在意。
直到今年上半年,钱女士赶到武汉大学一打听,才确知儿子不能拿到武汉大学的正规本科学位。愤怒的钱女士马上联系凌育伟,凌育伟当即表示可以退钱。但此后钱女士多次联系退款均未果,无奈之下她报了警。
疑点诸多,却没引起家长重视
近两年来,在浙江省嘉兴市,和钱女士有同样遭遇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大家都是听信凌育伟所言,认为出15万元就可以让孩子到武汉大学读书,并拿到武汉大学的全日制本科学位。而孩子们在就读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异常情况,却没有引起家长们足够的怀疑和重视。
经凌育伟操作在武汉大学“就读”的小钦(化名)回忆,自己上课时虽然也是跟其他统招生一起,但从来没有被老师点过名。而且,考试也是跟其他统招生分开、单独进行。
除了小钦,以同样方式在武汉大学“就读”的小琛(化名)也察觉到了自己与武大本科统招生的种种不同:自己没有学籍、学号、一卡通和饭卡,也不像统招生那样有学分、有考试,住宿的地方并非像统招生一样是固定的,而是常常变换地点……
有学生曾领到过“学生证”,但上面没有条形码,在网上购买火车票时输入学生证上的信息,根本无法购买半价火车票,完全就是一张假证。
但出于对凌育伟的信任,一些学生家长对以上种种疑点并没太在意。有的家长虽然也心存疑虑,但向凌育伟求证时又都被他信誓旦旦的话说服了,加上望子成龙的心态,宁信其有,直到东窗事发才大呼上当。
“第二学士学位”政策让人钻了空子
据了解,近年来,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开设了“第二学士学位”,只要学生拥有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也就是“第一学士学位”,就可申请“第二学士学位”。一些“教育中介”正是从中发现了“商机”。
经调查,通常来说“教育中介”会先安排学生参加自考,拿到其他普通高校的本科学历,在满足拥有“第一学士学位”这一条件后,再让学生参加知名高校开设的“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由于中介往往借用名校的场所安排学生们上课,造成孩子“被名校录取”的假象,家长们多会信以为真,认为正是靠了中介的“特殊能量”,才让孩子可以到名校读书,拿正规文凭。
凌育伟等人正是凭借类似手段,大肆敛财。据侦查机关初步查明,同样也是从事“教育中介”的犯罪嫌疑人李伟伙同彭某(另案处理),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利用武汉大学开设第二学士学位的政策,在没有武汉大学授权的情况下,假借武汉大学的名义,承诺可以取得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文凭,在武汉大学内租房收费办班。事实上,李伟等人所办的班不过是其他高校的自考辅导班。
据统计,凌育伟在嘉兴市一带共招生21人,合计敛财300余万元,其中一部分汇给李伟,一部分给介绍人,一部分自己花费。李伟等人则假借武汉大学名义,给这些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待学生到武汉大学报到后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再给学生注册某大学网络学校的学籍,安排辅导课及自考。即使在2013年底武汉大学取消了第二学士学位政策后,凌育伟还介绍过2名学生去李伟等人的班上读书。
检察机关经审查,对涉嫌诈骗的李伟、凌育伟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法律咨询,就来精锐律师网,最精英的律师,为您提供最详细的解答http://www.jrl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