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可自由选择修车店维修保养
国家交通运输部新修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
国家交通运输部新修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
从今往后,汽车维修保养不透明、不公开的状态将逐渐被打破。交通部等八部委将强制厂家在规定时间内公开销售车型的车辆定期维护、总成及零部件的拆装方法等,如没按时公开,最严重处罚是撤销相关车型CCC认证证书。
由交通部等部委联合公布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中规定:“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
2015年6月,商业车险改革已经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这6个地区试点。保监会表示,从今天起,天津、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青海、宁夏、新疆也将纳为车险改革试点地区。今起试点城市由6个增至18个,将很快覆盖全国。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等单位起草的GB/T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在今天正式实施。这标准规范和统一各类汽车零部件的编码与标识,便于消费者查询和追溯,及厂家对产品管理和召回。
第四阶段燃油限制标准今起实施,国家要求车企燃油限值在2016年降低至6.7L/100km,而到2020年要降至5.0L/100km。不达标将直接影响新车上市和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