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压岁“红包”涉及的法律问题

时间:2016-01-28
 
旧迎新之际,家中长辈给晚辈“红包”,以示祝福,是春节期间一项不可少的传统风俗。不过小小红包中,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你是否知道?本期说法就和你聊聊这个话题。
 
1压岁钱所有权应归孩子
 
去年春节期间,合肥市民田雨(化名)12岁的女儿晓敏收到家中长辈们的压岁钱有6000元。田雨动员晓敏上交,但晓敏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她支配管理。这让田雨很生气,她认为,数千元现金并非小数目,孩子自制力不强,不能拿这么多钱,于是坚持要晓敏全部上交。晓敏很不服气地顶撞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 ”那么,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究竟如何处理才妥当?
 
说法:春节期间,大人给孩子压岁钱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祝福,在法律上属于一种赠与行为,压岁钱的所有权自然归孩子。既然所有权是孩子的,家长就无权没收。但对未成年孩子,依法大笔压岁钱应当由家长掌管为好。依据最高法院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对此,家长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清楚:收上来只是为其保管而非没收。既然是保管,那就不能随便动用,除非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为孩子买商业保险,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等等,可以动用压岁钱。家长在保管压岁钱期间,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理财账户,帮助和引导孩子制定理财计划,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2变味压岁“红包”当心犯罪
 
老徐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包工头,与该村的包村镇干部吴某关系不错,每到逢年过节双方都到家中走动,互有往来,每次老徐给吴某送点烟酒,吴某收下后,也回赠一些礼物。 2014年除夕之夜,老徐又来到吴某家,临走时丢给吴某一个装有2万元的红包,说是给他孙子的压岁钱。 2015年3月,在村庄改造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老徐竞标,吴某暗地里帮了不少忙,使老徐顺利地拿到了项目承建权。后有人向县纪委反映项目招投标中存在违规问题,吴某案发,其收受老徐2万元“压岁红包”涉嫌受贿,之后县检察院以吴某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
说法:亲友之间基于亲情而馈赠礼物是一种传统美德,长辈给晚辈压岁红包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这些都是正当的。但压岁“红包”异化、变味,就涉嫌行贿犯罪了。如果收受者许诺、着手或者已经为送礼者谋取某种利益,则属于受贿性质。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受贿只要涉案数额超过5000元或累计超过5000元,就构成受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数额在万元以上的,构成行贿罪。本案中,老徐送的2万元压岁钱,无疑背离了压岁钱的传统本义,而吴某事后也确实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为老徐谋取了利益,其行为构成受贿罪。对老徐来讲,如果获取的项目承建权属于不正当利益,则其送红包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3春节“红包”不能冲抵加班费
2015年春节,合肥某制衣公司因生产需要,安排孙某等10名员工春节3天加班。年初一那天,公司给孙某等人每人发了300元的红包。春节假期结束后,公司通知孙某等人可以自行选择时间补休,孙某等人不同意补休,要求支付加班费。公司则称:安排补休是劳动法规定的方式之一,而且已经发的红包就是加班费。后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过问下,孙某等人拿到了加班工资。
说法:《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而不能以安排补休来规避加班费,也不能以“红包”进行代替。因为“红包”和加班费是两回事,前者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肯定和褒奖,类似奖金,给多给少全凭自愿,并无硬性标准;而加班费是对劳动者额外提供劳动和放弃法定假日休息的一种补偿,有法定的支付比例和计算方法,理应专门支付。 
本案中,制衣公司声称所发的红包是加班费,显然有违法律规定。劳动者在遇到拒付加班费情形时,可以随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也可申请劳动仲裁。
来源:合肥方圆众和教育

律师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常州律师   常州法律咨询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