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同时由于其特殊性也存在明显的法律问题。
一微店经营监管缺位
由于“微店”的注册不需要真实身份,不需要经营实体店铺或依托于交易平台的虚拟店铺,只要微少的投入,通过个人手机号码注册即可。成为全民创业的“代言词”。目前,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微店的微观管理还不到位,让一些不法牟利者钻了空子,贩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见不鲜。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提高网络市场准入门槛,增加实名认证的环节;对于相关的网络市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在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处理。
二消费者在微商经营中的法律保护问题
1、消费者容易受到误导,受侵权
微商经营是典型的代理分销方式,平台管理整治比较混乱,虚假销售信息比较多,消费者容易受到误导,受侵权。当前微商侵权的类型主要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实物与宣传不符、商品质量存在缺陷、保修期内拒绝维修、延迟发货等问题。一旦权益受侵害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消费者维权取证难
消费者维权最难的在于取证难,举证难,证明权利受侵害与销售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难,因此事先预防做足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与微商交易时,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对待三无产品,坚决不买。当然,微商中也不乏存在信誉高,质量好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这样的产品时,也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付款平台进行交易,同时注意留存销售者的相关信息,以及双方的交易凭证,这样在需要维权时就能较好掌握相关证据。
3、依法诉讼需明确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