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应予排除的非法证据
应予排除的非法证据 |
||
1 |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4条 发布单位:第五届全国人大 施行时间:1979年7月1日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3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5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65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7条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条第1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1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
2 |
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进行威胁的方法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3 |
采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4 |
采用刑讯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该刑讯逼供行为影响而作出的与该供述相同的重复性供述,应当一并排除,但下列情形除外:(一)侦查期间,根据控告、举报或者自己发现等,侦查机关确认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而更换侦查人员,其他侦查人员再次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期间,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供述的。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5 |
采用暴力、威胁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6 |
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录音录像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4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7 |
经人民法院通知,侦查人员不出庭说明情况的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5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8 |
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 |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66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7条第2款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7年6月27日 |
||
9 |
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定的办案场所外讯问取得的供述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10 |
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审查录音录像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一)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第22条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4年10月1日 |
二、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
||
1 |
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3款 发布单位:第五届全国人大 施行时间:1979年7月1日 修改时间:2012年3月14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6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9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
2 |
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63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12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
3 |
物证的照片、录像、复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0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1条第2款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4 |
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原件及其内容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第2款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2条第2款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1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5 |
在勘验、检查、搜查过程中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笔录或者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3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6 |
通过勘验、检查、搜查等方式收集的物证、书证等证据,未通过辨认、鉴定等方式确定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的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7、28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7 |
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8 |
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第1款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9 |
处于明显醉酒、中毒或者麻醉等状态,不能正常感知或者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第2款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5条第1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10 |
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第3款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5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11 |
证人证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没有个别进行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6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12 |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5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8条第3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13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9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
13 |
被告人供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1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14 |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被告人供述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9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15 |
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诉人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16 |
对于一审法院没有审查并作为定案依据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二审中检察人员无法证明其合法性的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17 |
鉴定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资质,或者鉴定事项超出该鉴定机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5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4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
18 |
辨认笔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0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0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19 |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经审查无法确定真伪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4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20 |
证明被告人自首、坦白、立功的证据材料,没有加盖接受被告人投案、坦白、检举揭发等的单位的印章,或者接受人员没有签名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0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21 |
对来自境外的证据材料,提供人或者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双边条约对材料的使用范围有明确限制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05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22 |
现场遗留的可能与犯罪有关的指纹、血迹、精斑、毛发等证据,未通过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式与被告人、被害人的相应样本作同一认定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9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23 |
侦查实验的条件与事件发生时的条件有明显差异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1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24 |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12条第2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0月9日 |
三、未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得采用的证据
未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得采用的证据 |
||
1 |
对物证、书证的来源、收集程序有疑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3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2 |
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方式有下列瑕疵,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 (一)询问笔录没有填写询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姓名以及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7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3 |
讯问笔录有下列瑕疵,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 (一)讯问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2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4 |
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有关规定的情形,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说明的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9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5 |
收集证据的程序、方式存在瑕疵,严重影响证据真实性,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 |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28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7年2月21日 |
四、其他
其他 |
||
1 |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 发布单位:第五届全国人大 施行时间:1979年7月1日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9条第2款 发布单位:公安部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
2 |
公诉人提交的取证过程合法的说明材料,经有关侦查人员签名的,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2款 发布单位:第五届全国人大 施行时间:1979年7月1日 |
3 |
检验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检验报告不得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1条第3款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
4 |
下列证据应当慎重使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7条 发布单位:两高三部 施行时间:2010年7月1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9条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施行时间:2013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