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委员会
文 号:杭经运行[2006]259号
发布日期:2006-7-24
执行日期:2006-7-24
生效日期:1900-1-1
各区、县(市)经发局(经贸局、发改经济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杭州市信用管理协会,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杭政办函[2006]129号)及《创建“信用杭州”部门考核办法》(杭信办[2006]6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工业企业实际,现就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 和政策的规定,规范其经营行为。一是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守合同重信用。二是依法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三是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在金融机构中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四是加强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在客户中有良好信用;五是加强质量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良产品和服务;六是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杜绝或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七是重视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清洁文明生产;八是依法及时缴纳应缴税款;九是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十是企业法定代表人诚信守法,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
4、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知识的培训
要从普及性和专业化两个方面加快培养各类信用管理人才。有计划地推动企业信用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提高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引入国际先进的信用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信用行为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以诚立业,以诚树品牌”的观念,推进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行业内的信用监督机制。除市经委组织信用管理知识培训外,各地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信用相关知识培训。
5、以市场化、规范化为目标,健全完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根据市政府(杭政办[2003]15号)和(杭政办函[2006]129号)文件要求,加快培育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以信用咨询、信用评级、信用培训为主体的各类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中介市场;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信用中介市场秩序监督机制,提高信用服务业市场效率。
提高信用产品质量,推广信用产品的使用。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引导、监督信用中介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公务员录用等方面率先推广和使用征信产品,引导企业购买信用服务;要大力开展信用管理知识的培训,形成信用产品应用的社会环境。
加强信用行业协会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和发展。增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加强行业协会与政府的联系,维护行业利益,使之成为政府与企业沟通和协调的桥梁;行业协会及时出台行约行规、会员守则等制度,促进行业内部自律自强,提升行业形象。
四、加强组织协调,实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化
1、统一思想,积极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工作
各区、县(市)经贸系统及相关机构和企业要结合实际,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为主体,分步推动”的原则,大胆探索,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积极解决企业信用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指导企业建立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加强信用知识培训,指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实施企业信用工程,充分发挥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对企业信用管理的促进作用,创造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执业环境,提高中介机构对企业信用的约束力,共同促进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杭政办函[2006]129号)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所需资金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保证投入到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将根据市政府的规定列入各区、县(市)经贸系统工作考核。
2、加强制度创新,发展信用服务
按照国家及省、市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协调。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推广使用信用产品,逐步对信用报告的使用作出必要的规定。对信用中介在机构设立、税收减免、服务收费等方面尽可能给予优惠;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培训、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等的社会化网络体系。要制定措施支持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收集和汇总企业的有关信用信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在法律框架内,逐步建立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的信用体系,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
3、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杭州市委(市委(2004)14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大力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鼓励企业打造信用品牌。各地要研究制定推进企业信用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类组织要在政府采购、融资担保、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招标投标、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进入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及高新技术认定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及相应的鼓励。
4、弘扬信用文化,培育信用道德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图书、报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加强信用教育,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的自觉要求和行为取向,强化舆论监督,表彰守信典型,曝光失信行为,在社会上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把信用道德宣传和教育贯穿始终,以信用理念培育为切入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规的宣传与普及,努力增强企业经营者、信用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加强信用专业研究,提高信用管理水平。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其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处理的事务多。为此,在今后工作中,要齐心协力,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全面搞好我市企业信用建设。
杭州市经济委员会
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