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赣府厅发[2006]28号
发布日期:2006-6-16
执行日期:2006-6-16
生效日期:1900-1-1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贯彻<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和省劳动保障厅、江西银监局、江西证监局、江西保监局《关于贯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六月十六日
关于贯彻《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
为建立和完善我省企业年金制度,规范企业年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06]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企业年金建立
1.本《实施意见》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企业年金适用范围
2.已参加我省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为企业)以及职工。
三、企业年金建立条件
3.企业和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生产经营稳定且经济效益较好、已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等民主集体协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经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确定,可为本企业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四、企业年金方案制定
4.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明确参加人员范围、资金筹集方式、年金分配原则、个人账户的建立和管理办法、待遇计发办法以及支付条件和支付方式、组织管理和监督方式、中止缴费条件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半数以上通过,并应征得出资方(国资委)的同意。其他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集体协商确定。
5.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应根据职工劳动贡献、工作年限、专业技能的不同,设立不同的档次,特别是要向业绩优、贡献大的职工和技术骨干及专业人才适当倾斜。
6.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职工。
五、企业年金方案备案
7.企业按规定程序制定的年金方案,应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其中,中央所属大型企业由集团公司统一建立的企业年金方案向劳动保障部备案,并抄送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由子公司单独建立的企业年金方案向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其他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各设区市所属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所在设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各县(市、区)所属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未明确隶属关系或无主管部门的企业,企业年金方案报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8.企业年金方案呈报备案时应提供下列资料: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职工总数和参加企业年金方案的职工人数,本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年金方案决议或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集体协商书面意见,企业上年度的财务报告(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开户银行、账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缴费情况证明,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情况,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提供出资方(国资委)的意见。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应审核以下情况:企业上年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企业经济效益、受益人范围、年金方案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情况或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集体协商情况、年金分配办法等。对报送的企业年金方案作出予以备案或不予备案决定,并及时通知企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年金方案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企业年金方案即行生效,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本《实施意见》实施后,凡未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企业年金方案不能认定为企业年金。
10.按原办法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应改按《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规定执行。本《实施意见》实施前,经批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要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及本《实施意见》的规定,修订为企业年金方案,并按规定的受理范围和程序重新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11.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后有重大调整的,应重新报送备案。
六、企业年金筹集
12.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
13.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可选择部分企业先行试点。经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确定的试点企业,其企业缴费的企业年金在上年度工资总额十二分之一以内部分,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在税前扣除。
14、企业不得因建立企业年金而造成亏损,对效益下降或亏损的要减少或暂停筹集企业年金。
七、企业年金基金和账户管理
15.企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16.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
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17.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8.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投资运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并入企业年金基金,按净收益率计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19.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同转移。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由原账户管理机构继续管理。
八、企业年金支付
20.企业年金在职工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在职工本人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前,不得提前支取。定期领取的可按本人账户储存额的一定比例按月支付,也可以按本企业年金方案规定的其他方式支付。
21.出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22.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23.因个人原因与用人单位提前解除 规和合同约定的(由托管人报告);
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市场价值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的(由投资管理人报告);
⑺发生更换有关当事人的(由受托人报告)。
六、企业年金基金监管
2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行负有依法监管责任,主要内容包括:宣传企业年金基金规则,运行程序;指导企业和职工选择受托机构;受理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对企业年金理事会进行备案管理;负责企业年金统计。
27.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企业年金基金信托合同,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签订的企业年金基金委托管理合同的备案;对法人受托机构或企业年金理事会进行登记编号;检查了解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情况,企业年金基金完整与安全性,投资策略、提取有关费用的合理性;建立企业年金信息报告制度;对违反“两个《办法》”及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的行为,进行提示、责令改正、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28.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业务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七、附则
29.企业原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保险公司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转为企业年金基金,可暂时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商业保险公司负责管理,依照出资人意愿逐步移交给具备法定资格的专业机构,按市场化原则管理运营。
30.已经开展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业务管理的机构,未列入劳动保障部认定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的,应做好移交善后工作,逐步退出企业年金市场。
31.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32.本《实施意见》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