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南通市政府办公室
文 号:通政办发〔2006〕51号
发布日期:2006-5-14
执行日期:2006-5-14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市中小企业局《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五月十四日
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意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第十六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应当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国家发改委、江苏省中小企业局提出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明确了目标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南通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协同企业间的商务运作,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之后,确立新的与世界同步的管理系统日渐成为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迫切要求,企业信息化正是实现企业管理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网站,单机应用多,集成应用少,仅有11%的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提高企业信息化,打造众多的资源节约型企业不仅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充分认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加快引导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潮流所需,也是实现我市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条件。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我市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思路是:以提升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水平为着眼点,点面结合,树立一批信息化样板企业,逐渐带动多数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信息化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用3年时间,到2008年,实现全市10000家中小企业达到信息化基础应用以上水平。其中:(一)2006年底前,全市3000家企业实现信息化基础应用(指依托于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通用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包括基础办公管理、电子邮件、网站、信息发布、信息共享等)。(二)2007年底前,全市3000家企业实现行业信息化应用(指针对行业特定的生产、业务或管理流程而定制的信息系统应用),3000家企业实现信息化基础应用。(三)2008年底前,全市3000家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000家企业实现行业信息化应用,4000家企业实现信息化基础应用。
三、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
针对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存在资金投入少、人才匮乏、决策风险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改变信息化主体独资建设的传统做法,更加注重信息化的集约效益,更多地采用合作、租用运营商资源和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两个平台”,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
(一)着力打造“两个平台”。
1.由综合通信服务商牵头,打造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商务领航,聚合众多商业应用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可使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虚拟IT部门和专业的服务队伍,轻松享受高速互联网接入及网络代管、网络安全、信息化基础应用、CRM等管理应用、系统集成等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使用信息化产品的消费门槛,为中小企业消除技术壁垒和投资风险。
2.由市民发办、中小企业局牵头,对“南通民营经济网”进行扩容,增加“南通中小企业网”域名,建成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政府公益性信息交互平台,及时发布国家政策 和产品优惠服务。2006年上半年完成百家试点企业培训工作,同时开始其它的分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相关政策、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关系、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及实施战略、计算机及通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以及信息产业IT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内容等。
市中小企业局
二○○六年五月